咱们聊聊,如何培养自己利用信息差获利的能力。

信息差获利准则总结:

让价值流通,本身就是一种价值
和更多的圈层泡在一起
跨越圈层,搬运需求

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商机?
利用信息差获利有哪些道与术?

对普通人而言,没钱没权,第一桶金大多是靠信息差获利来积累的。

像我在做自媒体和知识付费之前,第一次副业赚钱,靠的是囤国外的打折商品,给国内渠道供货赚差价,利润上限不高,但是个很简单的模式。

那问题来了,都说靠信息差赚钱,为啥别人发现信息差特别容易,好像满地都是信息差随便捡,偏偏你就盲人一样两眼一抹黑,什么信息差都看不到呢?

利用信息差获利的能力,到底怎么培养呢?

有人说要多看广告,要关注身边的异常值。这些理论都没错,但很多小白还是不懂(不然怎么叫小白呢),小白就想听系统的步骤,告诉我怎么一步步去做就完了。
所以我就根据自己的经验,试着给大家总结一下。

1.让价值流通,本身就是一种价值

在讲如何培养信息差获利能力之前,有一个问题,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弄清楚,甚至根据没有去细想,那就是为什么信息差可以获利?

在我们的意识里,商人走南闯北,把南方的货物卖给北方人,再把北方的特产卖给南方人,一来一回赚个盆满钵满,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。

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:为什么以前商人获利,需要南北千里奔波,把丝绸之路走完要累个半死,现在普通人在家就能利用信息差获利了?

你可能要说,因为现在有互联网了啊——这个回答不完全对。

我们知道,最早商人这个词,来源于商朝。因为商朝人喜欢做生意,所以就把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。
我们的历史书里,对商朝的印象一直都是残暴、奢靡(确实没错,商朝经常活祭),但商朝有他们浪漫的一面,他们带着青铜器、纺织品满世界交易,把生意做到了东海、南海和新疆,商业极度发达。

但自商朝以后周朝开始,我们国家长时间的策略都是重农轻商,为什么呢?
因为社会整体生产力不足,很多人饭都吃不饱,商人提供的流通价值就没有那么重要。
所以,生产力就是商人利用信息差获利的一个重要基础,生产力越充足,流通的价值就越大。

像最近电商直播飞速发展,为什么?因为这么多年工业发展之后,我们国家在某些领域的制造能力已经溢出了,特别是疫情之后,连外贸工厂也要往国内销货了。

当大批低价优质的生产力得不到释放时,流通需求就非常迫切。可问题是,生产力越是旺盛,流通反而越是困难。
举个例子,上世纪90年代,产品触达消费者最好的方式是什么?

在央视黄金时间做广告。

从1995年央视的黄金时间广告开始招标起,往后几年的标王全部爆卖。
孔府宴酒在1994年销售额只有3.5亿,花3000万买了央视广告标王之后,两个月就卖了2.7亿。
1995年秦池全年销售额只有1亿,花6666万买了央视广告标王之后,96年销售额暴涨到9个亿。

为什么央视广告效果能这么好?

因为那个年代,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,大家黄金时间看的都是央视,自然也都看一样的广告。
但现在的产品再去央视无脑打广告试试,可能亏的底裤都不剩。

你看,生产力提升之后,我们的生活质量都上升了,生活质量一上来,整个社会就开始分层了。
不同地域、收入、兴趣的人,解构成一个一个小圈子。不仅富人跟穷人玩不到一起去,甚至富人和富人之间、穷人和穷人之间,互相也看不对眼。

社会圈层被解构成无数个小圈子,触达所有圈层的难度增大了,流通的价值也就增大了。
信息差里的“差”,就“差”在这里。社会越发达,圈层越多,差值越多,信息差获利就越容易。

所以:

不要觉得信息差获利是在投机倒把,让价值流通起来,本身就是一种价值。
所谓信息差,本质上是圈层之差,如果你不能理解圈层,你就理解不了信息差。
关于圈层解构这块,这里就不多聊了,想看更详细解读的可以看这篇文章:在存量的世界里赚到钱

2.和更多的圈层泡在一起

总有人问我,你都通过哪些渠道获取信息差?我真的回答不出来,后面你就知道为什么了。
诚然,有一些圈子,可以高效快速的获取一些信息,但想要自己拥有敏锐的信息差觉察能力,我认为只有一个方法:

跟更多的圈层泡在一起。

前面说了,信息差来自圈层之差。如果你不泡在里面,你就很难与不同圈层的人产生共情,也就很难发现他们的需求。
不泡在快手抖音里,你很难理解为什么有大批人放着品牌货不买,去买网红的低质贴牌货。
不泡在微博里,你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些微博卖特产的博主,带货能力完全不输电商直播。
不泡在豆瓣里,你很难想象一帮女权人士前脚鼓吹不婚不育,后脚就在叫卖试管婴儿的生意。
不泡在虎扑里,你很难想象脱发、护肤等产品,在直男圈子里的需求竟然这么旺盛。
不泡在B站里,你很难想象有考研UP主只有一万粉丝,可以做到百万课程营收。
还有微商圈、宝妈圈、创业圈、古风圈、大学生圈……等等圈子里,如果不泡在里面,你都很难深刻的理解他们的消费方式和需求。

为什么要泡在这些圈子里?

因为一个圈子里能做成的生意,在另一个圈子里,有一定概率也能做成。
比如之前生财里说的,抖音老照片修复的生意。
短视频内容很简单,破损的老照片,慢慢恢复成彩色高清的样子。
视觉冲击力强,非常多人留言加微信,修复一张照片的价格几十块钱,如果视频被系统推荐,一天可以接不少单。
这个生意之前有没有?有的,只不过比较小众,仅限于有需求且搜索能力足够强的人群,会自己找到修复照片的服务。

但把这个生意在抖音的圈层里再做一遍,触达人群扩大了,信息差带来的利润就出现了。
同样的道理,像卡通头像定制、球鞋手绘定制、沙画定制……这些生意以前有没有?
如果在大学生圈子里,你会发现一些有个性有想法的消费者,会去淘宝购买这类服务,但主动搜索服务仍然是个比较小众的流量。

但把这个生意搬到抖音再做一次,效果可想而知,因为已经有大把的人在做了。

最后,说到泡圈层,经常被问到以下三个问题:

问题A:这么多圈层,你哪来这么多时间泡着?

首先,大佬肯定是没有这么多时间的,但对小白来说,你多的是时间,只要少玩点游戏、少看点剧,怎么可能没时间?反正当我还是个小白的时候,我时间足够。

其次,泡在不同圈层里,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费时间,这就要说到下一个问题。

问题B:如果快速的掌握一个圈层的信息?

以我的经验,分三步。

第一,有目的性的给不同圈层分类,比如互联网圈子、大学生圈子、宝妈圈子……
第二,找到各个圈层的关键节点,一般来说,每个圈层的人都有自己常用的平台,比如互联网人爱用知乎、直男爱看虎扑、小女生爱看豆瓣等等。
然后去这些平台有目的性的找到“关键节点”,所谓关键节点,就是你关注了这个人或者这个模块之后,可以比较及时的获取圈层的一线动态。
第三,在你闲的没事的时候,有意识的去各个“关键节点”刷一刷,看看他们热议的、关心的东西,特别是跟钱相关正在销售的东西。

拿我自己举例,说实话,我对快手的内容一点都不感冒,但我关注了快手不少大体量、中小体量的号主,大概一个礼拜我会打开看一次,保证对快手圈层的灵敏度。

所以前面我说,我没办法把自己获取信息差的渠道列给别人。我关注的“关键节点”都是日积月累的,自己都没有统计过到底关注了多少,哪有功夫给你全列出来?

(当然,聪明的小伙伴这时候会发现,如果你真的能列出一份触达所有圈层的关注清单出来,也会非常有价值。)

3.跨越圈层,搬运需求

对小白来说,如果你真的坚持做到了泡圈子,大约半年之后,你一定对圈层需求的共情能力有非常大的提升,不会再出现把圈层A的用户需要的东西,卖给圈层B的用户、导致卖不出去的问题。

接下来又会遇到一个问题:怎么把一个圈层的需求,搬运到另一个圈层获利呢?

我给大家总结了三种跨圈层搬运需求的获利方法:

A.圈层基数

比如上面说的,定制卡通头像之类的生意,以前就有不少大学生、情侣会付费购买。但这类人多吗?不多,因为能想到定制头像、或者看过定制头像宣传的人较少。
但后来抖音出现了,同样的大学生、情侣圈层,抖音的圈层用户基数大的多,并且算法会把内容主动推送给他们。基数一扩大,信息差获利的空间就出现了。

B.圈层降维

我前阵子讲了一个案例,是利用代工厂清单带货的:1688(阿里巴巴)撸好货 篇五:低至1折!良品铺子高销量爆品代工厂深度起底!值客原创什么值得买
在创业圈子里,大家都知道,零食、日化、美妆类产品,大多是贴牌生产的,品牌方最厉害的不是生产能力,而是品牌包装和打通渠道的能力。
这些品牌的代工厂神秘吗?不神秘,1688上都有。

但在更大的圈层里,很多人不知道。
利用这两点信息差,有人整理出了良品铺子9大类共42种高销量零食的代工厂,且代工厂价格大多是良品铺子的3折左右,看上去可以帮普通人省一大笔钱,顺便自己完成了带货。
重点来了,这种代工厂直销,同质低价保证性价比的案例,有没有其他先例呢?
很明显是有的,像必要商城、网易严选,都走的这种模式。

必要和网易严选,走的就是和品牌相同制造商、相同品质、更低价格的宣传方法。只不过它们平台更大、商品种类更多,但宣传的噱头是一模一样的,用户的需求是相通的。
对于平台来说,必要可以大量的投放,网易严选起家的时候,更是直接利用自己网易邮箱的流量优势,大量推送广告。

作为个人,没有流量池,也没有实力去投放,怎么办?

靠内容,靠简化的商业闭环,只要商业噱头是一样的、抓住相同的用户需求就可以了。
于是,整理良品铺子代工厂清单,很显然是抓住了大众圈层同样的需求(代工厂噱头低价省钱),并且运用到了更小的圈层(零食圈),用更简单的模式(内容清单)做推广,完成了圈层降维的信息差获利。

C.圈层升维

有降维,就有升维。

还是上面同样的案例,当你把网易严选的商业模式进行降维,就得到了一张面向零食圈层的代工厂内容带货清单。
那这种降维后得到的清单,可以再做圈层的升维吗?

当然可以,这份清单是发在“什么值得买”上的,那其他渠道的用户圈层呢?

抖音、微信群、微博、知乎……大家可以有意去观察一下,不出一个月(因为这个案例距今已经有些时间了),以上所有平台都会出现类似的内容带货噱头。

这份清单是针对零食圈的,那其他品类的用户圈层呢?
零食、纸类、日化、女性饰品……同样的道理,这些品类都会以同样的噱头再被清洗一遍。
说到这里,大家应该愈发明白了,为什么不同圈层之间可以用信息差获利?
因为人性是相通的,而信息和圈层是不相通的。

所以,按照上面的方法,当你泡在不同的圈层里,反复的用“圈层基数”、“圈层降维”、“圈层升维”三个角度去考量需求,大概率是可以培养出信息差获利的能力的。

希望以上对大家有一些微小的帮助,感谢!

>> 声明:本站资料均从网上收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仅限个人学习研究使用,严禁用于商业用途,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>> 已删除的资源,任何人无权要求强制上线或更新。最终解释权归一起学资源网所有!